【高度關注】飛蚊症有機會是視網膜脫落 5大高危人士要注意
相信許多人曾經都有試過眼前看到一堆黑點飛來飛去,誤以為自己是得了飛蚊症,但黑點很快就消失,繼續投入生活當中。 飛蚊症的形成其實是因為眼球內的透明玻璃體中有不透明的雜質,導致看到有黑影在飄動,當中可以是點狀、線狀、面狀,甚至是立體狀。玻璃體主要由水份及蛋白質構成,能幫助支撐固定視網膜,正常的玻璃體應保持清澈透光的性質。
飛蚊症可分良性和惡性,當中大部份診斷的患者都屬良性,醫生會建議病人作觀察治療,追蹤檢查確認沒有視網膜問題,再慢慢適應飛蚊症。惡性飛蚊發生率不高,只佔5%,多伴有其他症狀,如閃光、視力變差等等,有可能是視網膜破洞、玻璃體出血、視網膜脫落等問題,嚴重會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受損,可造成永久失明。
一般50歲以上老人會因玻璃體退化而患上飛蚊症,另外,深近視、家族中有人曾患視網膜問題、眼晴受過創傷或撞擊,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會較易患有飛蚊症。奧比斯義務眼科李琬微醫生在訪問時表示:「隨著近年電子化產品越來越進步,不少年輕一族近視加深,香港人近視比率更是全球最高,令飛蚊症出現年輕化的現象。近視會使眼球拉長,令視網膜變簿,從而更易患有飛蚊症。」
小貼士提提你: 由於飛蚊症的形成,為眼球內的雜質,當中並不會自我吸收或分解,所以不會自然消失。飛蚊症是一種症狀,不是一種病,不能以黑點的多少來定義。惡性飛蚊發生率雖然不高,但對視力的傷害卻非常嚴重。因此一旦有飛蚊症,就應立即向眼科專科醫生求診。
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四為「世界視覺日」。在這一日,奧比斯期盼匯聚各界力量,通過分享眼科知識、技術和資源,拯救更多眼疾患者視力。而在香港,近年飛蚊症出現年輕化的現象,背後可能是視網膜「裂孔」或「脫落」的先兆卻容易被忽視。奧比斯聯同香港眼科學會推出飛蚊症自我測試,希望提升公眾對飛蚊症的關注。
立即測試:www.orbis.org/floaterssurvey
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·思維